教工门户学生门户书记校长信箱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服务
中药学院党委赴马关县坡脚镇开展联建活动
来源:中药学院 发布日期:2025-07-16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云中讯(中药学院)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7月14日,中药学院党委联合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共赴马关县坡脚镇,与云南财经大学驻村工作队功能型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活动。中药学院党委聚焦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瓶颈,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实地“问诊”、技术指导、座谈交流等形式,为坡脚镇黄精、白芨、百部等中药材产业注入强劲科技动能,以专业力量铺就科技兴农的致富之路。

  专业深耕,科技赋能田间地头

  活动当天,中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国栋教授带队直奔盐塘村的白芨、百部种植基地。在泥泞的田间,专家们不惧暴雨,俯身细察苗情长势,针对村民集中关切的地块选择、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控等核心难题,现场精准开出“科技处方”,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随后,团队深入吉利可黄精初加工坊,对黄精加工中的存储方式、炮制工艺优化、包装选择等关键环节进行了专业评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助力提升产品品质与附加值。

  精准“组方”,擘画产业发展路径

  在三方座谈会上,在听取云南财经大学驻村工作队长胡世文关于帮扶情况的介绍以及坡脚镇镇长王应龙对全镇中药材产业现状的阐述后,李国栋教授立足中药学院深厚的学科积累和产业洞察,结合坡脚镇实际,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科学规划。他围绕县乡中药材发展定位、适宜品类的适度规模发展、以预防为主的种植管理体系、病虫害科学防治策略、地域品牌塑造、致富带头人培养等多个维度,为坡脚镇中药材产业开出了一剂科学发展的“组方”,明确提出“规模适度化、管理预防化、合作社专业化”的发展路径,为种植户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

  党建搭台,学术引领协同攻坚

  为建立长效帮扶机制,持续提升坡脚镇中药材产业效益,中药学院党委主动作为,积极联合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与坡脚镇人民政府,共同构建了“党建+学术”协同攻坚机制。针对坡脚镇中药材产业发展中暴露出的耕地力保护与产业选择矛盾、种植管理与生态恢复(图斑)冲突、旱季灌溉与土地流转等复杂现实问题,三方明确将依托中药学院的学术资源和专业优势,牵头组织开展综合性课题调研与联合学术攻关。通过党建引领,汇聚各方力量,以中药学院的专业学术能力赋能产业升级,致力于将当地中药材产业打造成真正惠及村民的“幸福产业”。

  技术扎根,服务乡村永续发展

  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科技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此次活动中,学院专家以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务实作风,躬身践行了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的初心使命,为科技兴农写下了鲜活注脚。李国栋在活动结束时强调:“作为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中药学院党委将持续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深化与各方的合作,为坡脚镇乃至更广大乡村的中药材产业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

  此次党建联建活动是中药学院党委深化社会服务、推动产学研融合的务实举措。通过聚焦坡脚镇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核心需求,学院党委有效将党的组织优势与专业学术优势有机融合,切实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未来,中药学院党委将继续深化与各方的合作,共同推动坡脚镇中药材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高值化方向迈进,为马关县乡村振兴贡献云中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陈楠  审核:程三娟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