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讯(图书馆)为切实推进古籍保护工作,加强古籍修复人才队伍建设,学校图书馆联合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于2025年9月22至26日在学校图书馆滇文轩古籍室举办第四期古籍修复理论及技术培训班暨非遗拓印技艺体验活动。培训班吸引了98位学员参训,包括学校师生以及昆明市、呈贡区档案馆的老师,其中51人顺利结业。
9月22日,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滇文轩举行,学校副校长俞捷,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云南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颜艳萍出席仪式,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修复专家团队及学员参加,仪式由学校图书馆馆长常傲冰主持。
俞捷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俞捷为启动仪式致辞。她对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对我校古籍保护工作的帮助与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指出要在人才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壮大古籍修复人员队伍,提升修复水平,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多维拓展和古籍保护事业稳步发展的双赢局面。
颜艳萍在古籍修复培训班开班仪式致辞表示,云南省图书馆将充分发挥业务指导、资源整合和技术培训职能,继续深化与省内高等院校的合作,通过开发特色课程、共建教学与实践基地、建立实习实训长效机制等措施,着力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研究型、创新型人才。
启动仪式后,颜艳萍作“古卷长存 文脉不息——云南省古籍修复保护的守正与创新”专题理论讲座。她通过对古籍基础知识、古籍破损类型、古籍修复与保护等方面的专业细致讲解,为培训班的具体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古籍修复理论专题讲座
为丰富培训课程内容体系,9月25日开展了非遗拓印技艺体验活动,50余人参加。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学员们自主发挥,自由创作,以扇面、相框等为载体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个性化拓印作品,亲身体验了非遗文化技艺的传承。当天适逢中国国家版本馆专家调研我校古籍数字化工作,专家们共同参与到拓印创作中来,给予了本期活动很高的肯定和鼓励。
拓印体验活动现场及作品展示
古籍修复专家、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云南传习所导师杨利群,助理导师施济颖、杨璐源担任古籍修复培训实践指导,参训学员以高昂的热情加班加点地投入到古籍修复的学习与实践中。截至26日,已完成图书馆古籍抢救性修复4种,51册,155叶,维护性修复71册,成果丰硕。
古籍修复培训现场及修复成果展示
9月26日,古籍修复理论及技术培训班结业座谈会在图书馆滇文轩举行。负责人和参训学员展开现场对话,并进行优秀学员作品展示和培训证书颁发。
座谈会现场及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通过培训,不仅让我校古籍修复人员队伍得到了补充,修复能力也大幅提升,为学校今后开展古籍修复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后图书馆将进一步依托“云南中医药大学古籍保护传习中心”和“古籍修复工作室”的建设以及古籍修复培训班等古籍工作的开展,继续和云南省图书馆展开更多维度、更广领域的古籍保护、修复、再利用等方面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升学校古籍保护利用和整理研究能力,在加强古籍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挖掘古籍时代价值,促进古籍有效利用,推进古籍数字化,做好古籍普及传播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结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