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讯(新闻与融媒体中心)7月10日下午,校团委组织召开青年学生座谈会,校团委全体人员、校院两级团干部代表、青年学生骨干代表等50余人共聚一堂,就学习贯彻省委书记王宁到校调研和讲授专题党课暨思政课精神进行交流发言,共话使命担当。
校党委副书记杨鹤清出席会议,激励青年学生深刻领会王宁书记的讲话精神,将其转化为学习和前进的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挺膺担当青年之责任,做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实践者,在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的广阔舞台上绽放青春光彩。
团学代表、青年学子发言集锦摘要
借作风之问明志
黄蕊(中药学院2023级中药3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的重要时刻,作为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的预备党员,聆听王宁书记的党课让我深感使命在肩。王宁书记强调的“作风之问”让我深刻认识到,青年党员既要传承“无药不成方”的医药智慧,更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学好“四史”,从先进典型身上传承优良作风,汲取奋进力量。
阮政张(第二临床医学院2023级针灸推拿4班):聆听王宁书记关于“作风之问”的深刻论述,我深受触动。王宁书记以中央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为例,揭示作风建设的根基在于日常点滴。这让我反思,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恰是党风引领社会风气的缩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未来,我将继续严于律己,以“红色基因”的信仰凝聚团队,让志愿服务的微光,汇入新时代清正风气的大江大河!
周彤(基础医学院2024级华佗班):听完王宁书记的专题党课,我的心里有了很多新想法。“作风之问、发展之变、青年之责”这三个关键词,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学习意义。以前总觉得学好专业课、做好实验就够了,现在才明白,严谨的作风不仅是实验数据要精准,更要带着责任感去对待每一种药材、每一个配方。
白云慧(护理学院2024级护理2班):作为护理学院的一名学生,能够现场聆听王宁书记讲授专题党课暨思政课,我倍感荣幸且深受鼓舞。在云南这片中医药民族医药资源富集的沃土学习护理,我深感责任之重。这要求我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现代护理知识与技能,更要探索融合本土医药智慧。我将以党的优良作风为标尺,课堂上专注精研理论,实训中锤炼严谨操作,实践中体悟多元需求,努力成长为融合现代与本土特色的护理人才,立志让优质护理惠及边疆各族群众。
乘发展之变逐梦
沈娜(中药学院2023级研究生2班):在王宁书记的讲述中,我看到了在党的优良作风引领下,云南经济社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看到了云南民族医药发展的广阔前景。云南作为全国最大的道地药材主产区,拥有丰富的资源、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及有力的政策支持,这为我们中药学专业的学子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我们应当将专业知识与民族医药的保护、开发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投身实践,让民族医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杨仕祝(基础医学院2023级中西医临床7班):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是青春应当奔赴的方向。云南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而我们青年学生,就是未来书写答卷的人。医学领域的创新、医疗体系的完善,都是云南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用专业所学,参与地方疾病防控研究,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尤其像云南这样中医药资源丰富的地方),让医学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家乡。这不是宏大的幻想,而是从现在开始,把每一次实验做扎实、把每一次临床见习(未来)做好,积累足够的能力,才能在需要的时候站出来,为云南的医疗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实践添砖加瓦。
姬艳萍(护理学院2023级护理1班):中国从经济腾飞到科技突破、从民生改善到文化繁荣的全方位成就,正是在党的优良作风引领下国家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这让我深刻领悟到,扎实掌握中医药专业知识和技能,坚持守正创新的重要性。我会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汲取奋进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实践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蔡文妍(人文与管理学院2023级公共事业管理3班):王宁书记回望党的作风建设百年历程时,我想起爷爷常说的话:“共产党的干部是能蹲在田埂上听庄稼人说话的。”这份扎根大地的作风,从小就刻在我心里。作为农民家庭的孩子,我见过父辈弯腰侍弄土地的执着,也亲身感受过乡村医疗、教育设施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变迁——村卫生院里新添的智能诊疗设备,县城到乡镇的公交线延伸到家门口,这些变化印证着王宁书记说的“边疆各族群众生活的翻天覆地”,也让我更懂“作风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温度。”
尽青年之责奋斗
黄文(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生5班):“时代各有使命,青春一脉相承。”王宁书记在党课中聚焦“青年之责”,希望新时代青年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作为中医药院校的研究生,我们的使命就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发展。站在云中校园眺望红土高原,王宁书记“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家乡建设”的嘱托犹在耳畔。我将以“四者”要求为人生坐标,用银针草药守护群众健康,用科研创新激活民族医药宝库。
杨慧敏(第一临床医学院2024级中医10班):王宁书记提到“让专业光芒照亮基层”,更让我明确:医学生的志愿行动不止于呵护,更要成为中医文化传播的纽带,让传统医学贴近生活、惠及更多人。就像中老铁路串联起跨境发展,我们也要用针灸推拿、民族医药知识搭建服务桥梁,既要做中医文化的“传承者”,更要当健康防线的“筑基人”,让青年担当在专业服务中生长出扎实的力量。
茶鑫超(中药学院2023级中药3班):王宁书记提到,云南中医药发展有资源好、前景好、政策好的优势,鼓励我们将专业知识运用到民族医药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上。身为云南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我深感责任在肩。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定会坚定理想信念,以勤学笃行的态度提升专业能力,努力成为开拓进取的奋斗者,为推动云南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不负时代,不负期望。
吴私语(第二临床医学院2024级针灸推拿3班):王宁书记的寄语如一声清亮的号角,唤醒了作为云中青年一员的我内心深处的责任与担当。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我们青年面对人生选择的根本坐标。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建设的壮阔图景,正为青年提供着前所未有的舞台。从乡村振兴到生态文明建设,对边疆各族人民的深情厚爱,加强各民族团结进步,每一个领域都需要青年将个人理想熔铸于时代洪流,汇聚强大力量实现伟大理想。以理想之光照亮前路,以家国情怀锚定方向,云中青年的奋斗终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最动人的风景。
李曲(基础医学院2024级中西医临床6班):王宁书记的“四点期望”为我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学习中西医临床专业的一位青年,我会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努力投入基层医学工作事业,牢记党的初心与使命,在云岭大地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张丽君(人文与管理学院2024级公共事业管理1班):党课暨思政课,对我而言不仅是一场思想的启迪,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我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奋斗目标。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刻牢记青年之责,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积累经验,增强个人综合素质,传承时代精神,担当时代使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