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讯(图书馆)9月14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中医人类学(西学)国际论坛、第六届中医药国际化与世界传统医学研讨会在昆明开幕。
9月14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中医人类学(西学)国际论坛、第六届中医药国际化与世界传统医学研讨会在昆明开幕。
活动分为开幕式、主旨报告、研讨论坛三个环节。来自相关学会、中医院校、研究机构等领域的中外专家学者围绕“人类学与汉学视角下的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研讨交流,促进中医药国际化与世界传统医学体系深度对话,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云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邱勇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党委副书记祁苑红主持会议。
邱勇回顾了中医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及学校多年来在对外合作交流领域取得的成绩,明确要继续发挥学术引领作用,推进传承创新发展;加强文化宣传弘扬,惠及更多人群;强化科学研究,推进现代化进程;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朱勉生表示,当前,中医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持续增强,且逐步拓展至多领域,在西方国家身心疾病相关场景中应用尤为突出。中医发展既要坚守自身核心价值,也需尊重西方医学与当地医学,通过融合实现创新发展。云南拥有独特的民族医药体系,为中医提供了借鉴与融合的重要资源,可进一步推动中医+民族医药创新发展。
欧洲针灸学校总秘书长伊丽莎白·罗姹介绍,20世纪70至80年代,法国不少医生和非医师从业者开始系统学习中医。他们不仅注重掌握实操技能,更理解中医在中国文明语境下的哲学内涵。中西医结合绝不是简单嫁接,需要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以整体观与辨证施治智慧回应现代人对健康生活及生命质量提升的需求。
云南中医药大学越南籍硕士留学生丁孟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越南年轻人对中医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推拿、针灸是年轻人喜欢的治疗方式。他计划将在云南习得的中医知识与越南的“南药”学科结合,推动中医在地化适配应用。
本次会议由云南中医药大学、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人类学专委会主办。